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全国购房者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购房者平均年龄为29.5岁,对比全球各地,中国人的买房平均年龄更为年轻化,这也是我国楼市相对活跃的重要原因之一。
购房者人均购房面积不到28㎡
报告通过对2018年购房业主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出2018年购房者人均居住面积为27.8平方米,其中24.3%的购房者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0平方米,相当于三口之家住房不到60平方米。
从年龄划分来看的话,报告称,相较于资金积累薄弱的90后,80后的居住空间更狭小些。数据显示,家里普遍有“红领巾”的他们人均居住面积为27平方米,在各年龄段中居住条件属于最差。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二手房的购房需求某种程度上可以极为接近地反映出楼市购房者的整体需求。在二手房市场里购房需求以两居室为主,目前单身家庭住房条件宽裕,2口之家人均卧室数达到一间,不过据完整统计,60%的家庭人均卧室不到1间,比如3口之家为0.8间,4口及以上家庭人均卧室为0.6间,即家庭规模越大住的会越拥挤。
首置人群更依赖贷款买房
《报告》显示,首置人群对贷款的依赖性较强,“2018年首次置业购房者贷款成交占比为90%,为不同购房需求贷款成交占比最高。”
与此同时,他们的杠杆也更高。据报告统计,2018年首次购房者的平均月供收入比为42.9%,比其他购房需求高出5个百分点,在这之中,月供收入比在50%以上的占比也超过其他群体。
报告指出,由于首置需求多数来自于80后与90后,因此年轻一代的偿债压力尤为凸显。数据显示,80后的月供收入比为40.8%,90后为43.5%,结合80前的32%来看,初步可以得出年龄越小月供负担越大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抛开年龄分组,从收入维度来看的话,低收入者杠杆更高,其平均月供收入比为43%。另外,三、四线城市购房者平均月供收入比显著高于其他高能级城市,数值为42.4%。
报告称中国购房市场现不平衡特征
报告分析,在持续调控下,2018年中国房地产发生了很大转变,市场波动与价格上涨的逻辑在不同人群之间裂变与分化。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我国购房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特征,而这个问题是现阶段及未来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许小乐预测,2019年中国房地产监管将以中温放松为主,在这样的环境下,考虑不同购房者的居住现状、杠杆压力、买房需求等,他认为构建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政策应支持有房的人换房改善,鼓励卖房买房,特别是鼓励卖二买一,卖三买一。
此外,当前,租赁与购买之间的互动关系紧密,超过一半的购房者来自租赁市常购房之后,投资性购房者也会将55%的房子用于出租。因此,发展租购并举的市场结构,应鼓励更多的所购房屋用来出租,为大量无房群体提供足够的住房供应,为未来市场的发展培育希望。
延伸阅读
杭州某银行规定房贷可贷到80周岁 还款都需两代人“接力”?
快80岁了还在还房贷,这是怎样的一种经历?
有过购房按揭贷款经历的人都知道,银行对贷款年限有严格的规定,不是你想贷多少年就能贷多少年。比如一些临近退休的中老年人,可贷年限就很短。不过,杭州某银行近日悄悄调整了房贷政策,规定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到80周岁,一举打破了贷款人最高年龄纪录。
某银行房屋按揭贷款 最长可贷到80周岁
近日,一则消息引发不少购房者关注:有银行推出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到80周岁。
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州多数银行规定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到65周岁,少数银行最长可贷到70周岁。以一名60周岁的购房者为例,若贷到65周岁,那么按揭年限最长只能申请5年;若贷到70周岁,最长也只能申请10年。
最长可贷到80周岁,这一消息是否靠谱?“最长可贷到80周岁,确有此事。这是我行的最新政策,我们也刚刚接到这一通知,目前我行在杭州的所有支行都已开始执行。”2018年12月28日,记者以购房者的名义向该银行某支行的一名客户经理咨询,得到了确切答案。该行原先规定最长可贷到70周岁,此次调整足足延长了10年。
那么,贷款人最长可贷到80周岁,银行的风险又该如何控制?要知道,老年人收入有限,且随着年龄增长生病几率大增,还款能力也会逐年下降。对此,该客户经理向记者解释说,这是一款“接力贷”产品,顾名思义就是父母和子女两代人接力还款。“我们对贷款申请人的资质审核会比较严格,同时还要求指定其子女作为共同还款人,贷款人和共同还款人都必须具备还款能力。一旦贷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其子女就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一般来说,非常优质的客户才能获批。”
据悉,这款“接力贷”最高贷款年限为30年。
使用这款产品的 大多借父母名义买房
据悉,目前杭州房贷市场上,仅这家银行推出了最长可贷到80周岁的“接力贷”产品。这一贷款年限已远远高出其他银行。有人戏言,活到80岁还在还银行按揭,看来是要当一辈子房奴;也有人拍手称快,认为这一房贷新政对部分购房者来说是个利好。
“要是这个政策早点出台,我们当初买房就可以申请贷款,不会像现在这样压力大了。”张女士告诉记者,去年5月底她参加中铁建西湖国际城的摇号登记,为了增加摇中几率,他们决定夫妻俩和公婆同时登记。结果他们没摇中,公婆却幸运摇中了。
“公婆年纪都已经60多岁了,问了几家银行都说没法贷。房子总价接近400万,原本打算贷款200万元,这样手头上还能有一些余钱。贷不了款之后计划一下子打乱了,只好四处凑钱一次性付款。”张女士尴尬地说,虽然摇中红盘令不少人羡慕,但是全款的压力只有自己知道。
去年上半年,杭州楼市摇号盛行之时,像张女士这样的购房者,并不在少数。父母摇中了却无法贷款,但是又不舍得放弃,只能“被全款”。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高价地楼盘纷纷入市,新房二手房之间的价格倒挂现象逐步消失,参加摇号的购房者数量已锐减,借用父母名义参加摇号的现象也大幅减少。
不过,该银行的房贷新政还是会改变一些人的购房计划。
“我们家在杭州现在已有三套房子,美中不足的是房子都太小了,最大的也只有89平方米。要改善的话必须卖掉两套才能再买一套,这样的操作很不划算。要是可以贷到80周岁,我就可以考虑把我爸妈的户口迁到杭州来,以他们的名义买房。这样的话就算首套,不光首付比例低,利率也低,换房成本低了不少。”原先一直对换房一事犹豫不决的徐女士得知该银行的房贷新政之后,兴奋地向记者表示,等房价再跌一点,她就打算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