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帝科股份原材料采购有隐患 采购和成本核算疑点较多

2019-01-20 13:09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帝科股份原材料采购有隐患 采购和成本核算疑点较多】帝科股份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主要来自境外单一供应商,有过度依赖该供应商的风险,而报告期内大幅增长的采购规模不仅给帝科股份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且就招股书所披露的采购数据分析来看,还存在明显异常。(红刊财经)

  帝科股份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主要来自境外单一供应商,有过度依赖该供应商的风险,而报告期内大幅增长的采购规模不仅给帝科股份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且就招股书所披露的采购数据分析来看,还存在明显异常。

  近日,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帝科股份”)发布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深交所IPO募资约4.58亿元。在《红周刊》刊发的《帝科股份赊销占比高,高增长营收涉嫌虚增》一文中,《红周刊》记者曾分析了帝科股份在营业收入和产销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除了此前已经分析过的问题外,帝科股份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来自境外单一供应商,存在过度依赖该供应商的风险;在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入下,大幅增长的采购规模给帝科股份带来很大资金压力等。不仅如此,招股书所披露的采购与存货、营业成本等数据在相互勾稽时也出现异常。

  原材料采购有隐患

  招股书披露,银粉是帝科股份生产经营所需的最主要原材料,报告期内该原材料的采购额占公司采购总额比重均在94%以上。同时,招股书还披露,报告期内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合计占公司采购总额比重分别高达87.58%、98.86%、97.88%和99.14%。

  表面上看,前五名供应商共同为帝科股份提供了银粉等生产所需原材料,可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其最主要原材料银粉几乎只向单一供应商DOWA公司(即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LTD)以直接或间接方式采购,采购合计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77.65%、82.11%、79.77%和91.23%。如此高比例原材料采购集中在某单一公司的做法很容易产生大客户依赖风险,若一旦出现DOWA公司拒绝向帝科股份以任何形式提供银粉,则帝科股份的生产经营很可能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而即便不会出现那么被动情况,则其在采购议价博弈中也容易处于劣势一方,往往会被迫接受更高的采购价格,从而可能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利润水平下滑。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帝科股份对银粉等原材料的需求和采购在迅速增加中,除了产销规模的增加外,存货中的原材料也在大幅增加。在2015年年末存货之中,原材料账面价值还仅有429.38万元,而到了2018年6月末,其原材料存货的账面价值就达到5530.18万元,增加了11.88倍。原材料采购的大幅增加,显然对企业的营运资金产生很大需求,但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帝科股份自身的“造血”能力严重不足,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824.89万元、-2414.41万元、-30927.66万元和-3763.05万元,如此结果说明公司经营活动不仅没有产生充足的现金流入,反而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出。持续多年的经营现金流出,必然会导致公司资金面的紧张,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13.21%、53.52%、54.18%和55.17%。

  招股书还披露,帝科股份原材料采购很少能够凭借商业信用而使用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报告期各年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的金额分别只有222.25万元、236.17万元、284.29万元和3257.85万元。其中,2017年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超过了7亿元,但是应付款项不到300万元,而在2018年上半年以信用证作为预付货款的凭据,待收到货物、信用证到期时再支付货款,这才出现较大金额的应付款项。可问题在于,在自身“造血”不足的情况下,长此以往,帝科股份用于采购的钱又能从哪里来呢?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帝科股份短期借款出现了大量增加,在2015年年末时还仅为100万元,而到2018年6月末,其短期借款就已经增加到32399.40万元了。另外,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也为了对冲由短期借款等带来的高负债率,公司在报告期内还进行了多次增资扩股,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也由2015年和2016年的110万元和2741.26万元增加到2017年20030.10万元、2018年上半年的19400.58万元。也正是因增资扩股之事,帝科股份让出了多个董事席位,报告期内出现频繁的董事变动。

  因此,从整体来看,持续不断攀升采购总量正在方方面面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帝科股份生产经营,甚至还体现在异常的采购数据和营业成本、存货数据变化中。

  采购数据混乱

  招股书显示,帝科股份的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几乎就是其同期采购总额,如2017年用于主要原材料采购的75081.94万元就占其采购总额比重的99.29%(如表1),进而也可推算出这年的采购总额为75618.83万元。考虑到帝科股份主要采购的原材料包括银粉、玻璃氧化物、有机树脂和有机溶剂等,一般情况下需按17%的税率计算采购这些原材料进项税额,因此由此可推算出帝科股份2017年含税采购总额为88474.04万元。

201901191547866395.jpg

  据根据财务勾稽原理,跟这个规模的含税采购总额相匹配的必然是财务报表中相同规模的现金流量流出,或者是相同规模的应付账款等经营性债务增加,一般情况下是两者的综合结果,使得含税采购总额有财务数据的支持而更可信。

  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帝科股份在2017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有90751.07万元,这年年末的预付款项5291.57万元相比于上一年年末的1542.02万元增加了3749.55万元,由此,在将这部分预付款项冲抵之后用于采购的相关现金流量为87001.53万元。以之与当年的含税采购总额勾稽,有1472.51万元的含税采购额因没有付现形成了新增债务,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然而,2017年年末帝科股份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相比于采购规模而言却是非常少的,只有区区284.29万元,这相比上一年年末的236.17万元余额仅新增了48.12万元,连上述未付现含税采购额的零头都不到,这意味着大约还有1424.39万元的含税采购额既没有体现为现金流量的流出,也没有形成应付账款等经营性债务。

  2016年的采购虽然明显少于2017年,但若用上述方法分析其采购数据与现金流及负债之间财务勾稽关系,则可发现结果差异更为明显。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