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股市拖累信托规模 通道业务将继续压缩

2019-01-17 00:10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2018年是信托业转型之年,强监管、严监管贯穿全年。

  2018年4月底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为信托转型划定了规制框架,对非标投资、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均有严格规定,信托业募集规模自此剧烈下滑。

  第三方数据显示,从2018年年初至2019年1月4日,68家信托公司发行规模2.154万亿元,同比下降9.47%;成立规模1.7万亿元,同比下降24.15%。

  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将是近8年以来的首个“负增长”的年度。从信托资产规模的季度增速变化来看,2018年三季度同比增速-5.19%,自2010年季度统计数据以来首次跌入负值区间,风险暴露有所上升。

  “2019年信托业的资产规模、发行规模、成立规模都将呈同步下滑之势。”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表示,下滑幅度取决于未来资本市场的走向以及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速度、扩展规模等因素,但信托业的总趋势是稳中有降。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表示,2018年,集合信托发行放缓主要受到资金端收紧,尤其是机构资金缩减明显,而资产端相对较好。而2019年,资产端和资金端都面临一定约束,集合信托成立规模可能依然延续小幅下降态势。

  成立规模下滑24.15%

  2018年强监管压力骤增,再加上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信托行业受到巨大的影响。

  2018年第四季度,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同比下降近四成。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65家信托公司发行信托规模5437.99亿元,环比下滑3.84%,与2017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7.46%。在成立方面,第四季度共60家信托公司募集资金4217.61亿元,环比减少7.74%,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6.19%。

股市拖累信托规模 通道业务将继续压缩

来源: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就全年来看,2018年以来,截至2019年1月4日,共有68家信托公司累计发行规模为2.154万亿元,同比减少9.47%;成立方面,2018年全年共有64家信托公司累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规模为1.70万亿元,同比下滑24.15%。

股市拖累信托规模 通道业务将继续压缩

来源: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中诚信托战略研究部总经理和晋予称,2018年,信托公司的产品发行难度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017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加大了去杠杆和治理乱象的政策力度,信托公司以往的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得到全面限制;信托公司产品直销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在投资者门槛和人数方面受限,对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产品募集影响较大;各家信托公司不得不将重心转向直销能力建设,加大了产品发行和财富管理的布局力度,公司之间竞争越发激烈,客观上也提高了产品发行的难度。

  “集合信托市场结束了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资管新规的出台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资管新规对信托产品的非标投资、刚性兑付、多层嵌套、杠杆率水平等多方面合规要求是导致规模出现骤降的直接原因。”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表示。

  用益信托网显示,从具体信托公司来看,2018年第四季度的集合信托“发行四强”是中航信托、民生信托、四川信托、外贸信托四家,发行产品数量居前列。其中,中航信托发行数量为385单,发行规模为291.7亿元;民生信托发行数量为357单,发行规模为298.9亿元;四川信托发行数量为284单,发行规模为117.7亿元;外贸信托发行数量为266单,发行数量为82.6亿元。

  在成立方面,民生信托在2018年第四季度成立数量380单,成立规模269.4亿元,位居榜首;中航信托次之,成立356单,规模为243.99亿元;重庆信托成立301单,规模为94.1亿元。

  袁吉伟称,2019年,资产端和资金端将会有所平衡,不过资产端和资金端都面临一定约束,资产端的问题在于优质资产会进一步减少,传统房地产、政信领域依然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资金链条偏紧,而新业务领域拓展进度有限;资金端受到货币政策宽松态势支持会有所改善,不过增量机构资金有限,仍会以个人客户为主。所以,总体看来看2019年,集合信托成立规模可能呈小幅下降之势。

  通道业务压缩

  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余额23.14万亿元,连续三个季度下降,而2018年年初信托资产余额规模超26万亿元。

  信托资产规模的持续下降主要是通道业务的下滑造成的。2018年监管加强了对通道业务规模的限制,导致行业数据两个方面的变化:从资金来源看,单一信托和财产权信托持续明显下滑,前三季度单一信托环比降幅分别为0.19%、7%、0.37%,财产权信托环比降幅分别为0.8%、2.9%、0.37%。另外,从信托功能看,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持续下滑,前三季度降幅分别达到了0.5%、0.19%、0.11%。

  “信托资产余额的内部结构,事务管理类结束扩张进程。融资类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投资类余额连续下降,事务管理类收缩明显,已经较2017年底收缩2.04万亿元,下降13%,也是信托资产余额收缩的主要原因”,山西证券分析师孙田田认为,资管新规的去通道、除嵌套的进一步推进,行业目前通道业务规模仍然占比较大,预计未来行业通道规模会进一步下降。

  邢成表示,伴随资管新规的落地以及深入的贯彻执行,以规避政策监管为目的的通道业务是没有发展空间和前景的。若2019年没有新的特殊政策出现,信托业的资产规模有可能回归20万亿左右,下降幅度在15%左右,这是挤泡沫、挤水分、去通道的结果。

  “规模总量的持续下降给信托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指标带来影响,2018年前三季度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利润总额下降较为明显。”和晋予称,除了规模下降因素之外,还有两方面对信托业盈利水平有一定影响:资本市场持续较为低迷,影响了固有资金投资收益;主动管理业务的资金成本有所提升,短期挤压了信托报酬率水平。因此,2019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信托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将承受一定压力。

  风险资产率预计或超1%

  行业风险项目情况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18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调控、信用违约风险上升的影响。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