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中国欢迎国际社会利用“鹊桥”号中继卫星开展科学研究

2019-01-15 01:24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孙自法 郭超凯)中国国家航天局14日表示,中国欢迎国际社会利用“鹊桥”号中继卫星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为嫦娥四号任务成功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立下汗马功劳的“鹊桥”号中继卫星也颇受瞩目。

中国欢迎国际社会利用“鹊桥”号中继卫星开展科学研究

  此图片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中国国家航天局/供图

  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平回答有关提问时说,“我们在轨运营的‘鹊桥’号中继卫星,后续还有3到5年的寿命,欢迎国际社会利用我们‘鹊桥’号中继卫星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他指出,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嫦娥四号任务的论证过程当中,高度重视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希望给国际同行和科学家们提供开展月球探测的机会。2015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向国际社会征集搭载载荷,一共收集到近10多个国家近20台搭载申请建议。经过遴选以后,最终确定德国、荷兰、瑞典和沙特四国的载荷,分别搭载在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器、巡视器、中继卫星和龙江二号上。针对这些载荷,中国将与这些载荷的研制单位一起组建国际科学家团队,共同开展对这些载荷所获取数据的科学研究工作。

  李国平透露,后续航天活动里,中国将积极践行2018年联合国UNISPACE+50高级别会议做出的“在和平利用外空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以实现命运共同体愿景”的决议。中国国家航天局欢迎各国同行参与中国后续的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包括联合研制、载荷搭载、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等多种方式,“特别是即将启动的在月球南极着陆任务,我们将向国际社会在轨道器和着陆器上分别提供10公斤的载荷搭载机会”。

  同时,中国国家航天局还愿意与国际同行开展在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和空间科学卫星方面的合作,更好地服务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完)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