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真相曝光震惊了!叫停成人门诊输液是怎么回事?背后原因及详情始末震惊众人

2019-01-13 13:39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真相曝光震惊了!叫停成人门诊输液是怎么回事?背后原因及详情始末震惊众人

  叫停成人门诊输液是怎么回事?1月12日,据媒体报道,“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基本的用药原则,可是这个原则在现实中却常常呈逆向顺序:比如人们总听见身边的人说“输液吧,好得快”。现在,我国以每年人均8瓶的输液体量被外界称为“输液大国”,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不过,变化正在发生。据了解,我国并没有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成人门诊输液治疗,还有不少地方的医疗机构也在逐步跟进。这些举措能否遏制过度医疗?

  事实上,近几年,全国各地一直在探索取消门诊输液。早在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门诊楼搬迁时就直接在新门诊楼取消了输液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潘义生表示,患者获得的是更加合理的就医规范。

  在安徽,2014年8月18日起,安徽率先公布临床输液“负面清单”,明确提出输液的8项指征,并列出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等门诊常见不需输液的53种疾病名单,严格控制临床输液滥用现象。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取消门诊输液的地方,大多数医院的儿科、急诊并不包括在内。

  门诊过度输液的危害引发关注,但不少公众错误的用药观念仍根深蒂固,许多病人或家属往往只看到输液所谓的“治病快”,主动要求输液的不在少数。

  据统计,门诊输液的药物70%含抗生素类。大量滥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导致无药可用。2016年,遏制细菌耐药已经上升为国家行动,14部门联合印发的《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争取研发上市全新抗菌药物1-2个;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

  目前,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阶段,将加强静脉输液管理,减少因趋利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原标题:叫停成人门诊输液是怎么回事?多地为什么叫停门诊输液?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