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擬制定社會信用管理、養老服務等條例

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在會上作報告
1月11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作的《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擬制定南京市社會信用管理條例、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南京市教育督導條例、南京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條例,修訂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同時,加強對生活垃圾管理、文明行為促進方面的立法調研。
2018年主要做了啥?
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共召開11次常委會會議,制定、修訂地方性法規5件,集中修改6件﹔作出決議決定6項﹔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專項工作報告16項,計劃、預算、審計等報告12項,開展專題詢問和執法檢查各1次﹔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30人次。
其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地方立法的創新實踐成效顯著。強化政治擔當,回應社會關切,在全國率先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到地方立法實踐中,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在市委領導下,增加立法項目,高質量制定《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條例推進國家公祭保障工作規范化、法治化,對“精日”行為劃出“法律紅線”,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很強的政治意義和示范作用。
重點領域立法持續加強。加強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立法。制定《南京市管線管理條例》,實現了管線管理城市農村、地上地下的全覆蓋,促進管線管理閉環化、精確化、集約化。修訂《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條例》,突出保護重點,理順保護程序,完善費用承擔和賠償制度。針對群眾普遍關心的行車難、停車難、秩序亂等問題,三審通過《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對慢行系統建設、停車位供給、文明交通信用管理等進行制度設計。修訂《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重點就影響南京大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防治作出創制性、銜接性的制度安排。
2019年將加快重點領域立法修法步伐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本屆人大常委會落實對標找差創新實干各項任務,全面促進人大工作提質增效之年。
龍翔表示,今年將加快重點領域立法修法步伐。制定南京市社會信用管理條例,健全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制定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構建科學合理的養老服務體系。制定南京市教育督導條例,推進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提升依法治教水平。修訂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保障橋梁隧道安全運行,促進江南江北一體化發展。制定南京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條例,規范和促進榮譽市民的授予工作。加強對生活垃圾管理、文明行為促進方面的立法調研。對制定修訂南京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南京市中山陵園風景區保護和管理條例、南京市城市供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條例開展前期調研。
堅持立法與執法並重,對《南京市水環境保護條例》《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南京市濕地保護條例》開展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南京市法律援助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繼續做好地方性法規實施情況監督工作。(鹿偉 顧煒)
南京市人大常委會
2019 年立法計劃(草案)
一、正式項目
(一)制定修訂
1.南京市教育督導條例﹔
2.南京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條例﹔
3.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修訂)﹔
4.南京市社會信用管理條例﹔
5.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
(二)集中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
二、預備項目
1.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2.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三、調研項目
1.南京市中山陵園風景區保護和管理條例(修訂)﹔
2.南京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
3.南京市城市供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條例(修訂)。
四、法規實施情況報告
審議南京地方性法規實施情況的綜合報告。
(責編:馬曉波、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