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博:
| 金融之星 > 滚动 > - 正文

明星演話劇別光顧貼演技標簽

2019-01-11 21:22 来源:互联网综合
金融之星 更多文章>>

歲末年初,劇場越來越熱,不少影視明星也登上了舞台。剛剛演出結束的《如夢之夢》裡有胡歌、許晴,本周末即將上演的《爸爸的床》裡有王學圻,《風華絕代》裡有劉曉慶,月底將要上演的《求証》有趙薇,《大話西游》裡有陳妍希。

明星為何如此熱衷於話劇舞台?用陳妍希的話說,“喜歡表演的人,會對各種表演形式都感興趣。”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話劇演出要求演員在幾個小時的演出時間裡一氣呵成,能演話劇的演員往往會被認為是演技過關。在這個演技成為稀缺品的時代,誰都希望自己能貼著“演技好”的標簽。因此,雖然舞台劇演出耗時更多,收入無法和影視相比,但明星能收獲更多美譽度,很容易建立起受歡迎的人設。

可以說明星演話劇是一種多贏。一方面明星可以收獲美譽度,而話劇本身則可以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因為可以離明星們近一點,胡歌、許晴主演的《如夢之夢》越是高價票賣得越好,趙薇主演的《求証》門票更是被一搶而空。對於觀眾而言,有熟悉的明星引導,原本對劇場不感興趣的粉絲也願意進入劇場,這正是眾多明星版話劇好賣的原因。不過,如果僅止於此,話劇可能淪為營銷的噱頭和明星的包裝手段,反而顯出從事表演行業的人對自己職業的不尊重。

田壯壯導演曾說,希望現在的演員能有一點匠人精神。演員也可以說是手藝人,唯有匠心獨具,對自己的行業有敬畏感才能做到更好。舞台則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當演員與觀眾不再隔著銀幕、屏幕,而是面對面,以可以聽得見彼此呼吸的距離進行交流時,演員會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更直觀的感受。謝幕時聽到觀眾熱情的掌聲也能夠為自己的職業而自豪,這種自豪感才能讓演員更熱愛自己的職業,進而促進整個行業的提升。

演舞台劇固然受眾有限,收入也很難與影視劇匹敵,但要相信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北京人藝的明星演員們說,影視表演像是一個放空的過程,所以演一段時間的影視劇后,他們都願意回到舞台上去充電。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人藝的演員無論在舞台上還是影視劇中都是演技擔當,不僅僅是吃青春飯。這樣的演員可能有時候不如面孔靚麗的流量明星受歡迎,光芒會暫時被遮蔽,但不會永遠被忽略。最近在一些演技綜藝節目中,讓觀眾驚艷的演員就有不少都是在舞台上錘煉出來的,比如藍盈瑩、趙立新。希望現在這些熱衷於舞台的明星,不是把話劇當做噱頭來包裝自己,而是給演藝圈帶來一波正能量,讓大家越來越重視舞台。(牛春梅)


(責編:鄧慶雨、陳康清)

必达财经

热点推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金融之星立场无关。金融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金融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